近年来,随着我区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促进区域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新贡献。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提升了区域慈善正能量发挥的空间和效能。我会在做好“慈善一日捐”、“慈善冠名基金”、“慈善分会基金”、慈善村帮基金”、“慈善定向基金”、“慈善特色基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区域公益捐赠、信息传播、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结合吴兴实际,就如何加快推进区域慈善网筹指尖化工作作一初步探讨。
一、吴兴慈善网筹指尖化现状
我区的慈善网筹工作起步于2018年。历经数年工作探索,从利用单一的微信支付平台,扩充到微信、支付宝支付平台,慈善的网筹金额逐渐提高。 (一) 利用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进一步扩展慈善捐赠规模。支付宝、微信的运用改变了慈善机构以往只能依赖银行汇款和线下募捐的传统模式,降低了筹款门槛,方便了民众捐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中,我区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参与捐款,总额达到170余万元,充分说明指尖化在专项募捐行动中发挥了较好的补充作用。 (二)利用网络慈善机构捐赠平台,进一步拓展公益项目实施。自2018年以来,我会通过慈爱湖州网络捐助等平台,推出了吴兴慈善众筹项目。从募捐的具体情况分析:互联网众筹项目捐赠主体主要由80后、90后构成,捐赠额度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呈现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趋势。目前,关注平台的人员主要为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工作者、机关工作人员及少部分社会公众。只有关注的人越多,项目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对平台、对项目进行引流是关键点,只有吸引足够多的人关注平台、关注项目,加上后期对内容的深入挖掘、精心组织,才能汇聚起公众的捐赠热情,才能成功转为强大的捐赠力量,推动项目圆满完成。 二、关于推进网筹指尖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2007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了题为《在慈善中积累道德》一文。他指出,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从当今区域慈善募捐工作的趋势来看,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网筹指尖化工作,实现“线上”募捐工作和“线下”募捐工作的同步发展。下面,围绕加快推进区域网筹指尖化工作的项目、载体和机制等三方面问题,提一些实务性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的项目,要在“案”字中下功夫 1、典型的案例。随着水滴筹等众筹平台的崛起,各种网筹案例众多,一般的救助对象已无法引起社会的共鸣,得不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度和转发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案例选择上要有典型性,对上报的救助案例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删选,加强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确保救助对象是真的苦中苦、难中难、困中困,能够立即激发公众的善心善行。 2、真实的案由。在进行众筹资格审核时,由于人力、时间、权限等问题,审核往往是通过求助者展示的资料进行判断,而这些证明存在不实的风险,求助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可能失实。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求助者信息审核流程,借助基层组织核验求助者所提供材料证明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即通过求助者所在的村(社区)、乡镇(街道)对求助者基本信息进行核实,同时与民政等管理部门对接,确保推出项目案例的真实性。 3、精准的案情。在文案创作中,一篇有细节有情感的求助文章,更容易引起公众情绪的共鸣,提高转发率,增加救助量。在提升筹款效果的同时我们要确保案例的不失真,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张也不缩小。在文字运用上必须真实、真情、真感,用“三真”打动人心、激发大众的爱心善举。 (二)实施的载体,要在“全”字上有作为 1、力求全域的链接。通过本地的如慈爱湖州网等载体,加强与政府、民生、公益、社交等网络平台的联系与沟通,争取更多资源进行网络链接,努力扩大区域慈善工作在网络的影响力。如在南太湖等网站宣传湖州吴兴慈善工作,传播慈善发展理念,普及慈善知识,发布慈善公益资讯,让慈善的“正能量”更加广泛地影响更多的人。 2、争取全民的参与。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平台,提供便捷的网络慈善募捐通道,让更多的社会人士知晓慈善组织二维码,便于参与慈善组织的募捐活动。如与慈善总会有关联的银行、公益组织等网站,设置慈善组织二维码;如在条件许可的办事窗口、公共场所等地方,放置慈善组织二维码,让公众随时随地通过扫码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便利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赠,参与慈善系统的救助活动。 3、打造全优的平台。网筹平台作为公众捐献爱心的载体,平台的设置优化与平台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项目完成效果。如设置平台提醒功能,在救助项目推出后,适时推送有关救助项目内容的提示信息,让已关注慈善组织《公众号》的网民及时了解救助内容,通过捐赠或转发信息的形式助力救助活动。如优化平台界面功能,在捐赠通道的前端,设置有闪烁功能的爱心标识,引导爱心网民进行捐赠。此外,提高平台的公众知晓率是网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宣传,广泛发动,提升关注平台的网民规模,形成足够的人气和浓厚的氛围,才能更有效地助力网筹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实施的机制,要在“动”字里求突破 1、本地发动。对推出的网筹项目,要科学制订和细化工作方案,进行精心的组织发动和系统部署。如本地推出的网络救助项目,要充分发挥本地慈善组织网络完善,掌握信息全、情况明的优势,强化宣传工作,特别是加大求助者所在地的村(社区、或本单位)、乡镇(街道)的发动工作力度,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救助项目,通过以点带面的举措,有力有序推进救助项目的募捐工作。 2、县区互动。对于网筹工作,各地都在探索中,要重点解决区域“孤军作战”问题。县区间要加强网筹信息沟通,工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如一个县(区)推出的网络救助项目,其他县(区)要相互理解,给予工作支持,帮助链接转发。通过县、区的“多点宣传发动,实现良性互动,努力确保救助项目的最好效果。 3、上下联动。上级慈善总会要加强对县(区)网筹工作的指导,有效整合各方慈善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各尽其能、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救助案例的影响力,切实推进项目效果的延伸性和网筹工作的持久性。
综上所述,区域慈善指尖化网筹工作,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关键在于网筹过程中下功夫,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落实,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推进,不断地实践,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取得更好的成效。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