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助学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新闻大厦召开助学公益专题研讨会。浙江省民政厅原厅长、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吴桂英,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姜贤正,杭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浙江省锦麟公益基金会、浙江省红石慈善基金会、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杭州市德信蓝助学基金会、万向三农集团、华茂集团、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都市快报等机构领导和相关人员共同参会。
吴桂英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之际,探讨共同富裕背景下助学公益发展新路径,很及时也很有意义。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交流和总结优秀的“助学方法论”,集聚智慧和力量,探索出浙江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下,助学公益的新方向、新模式、新路径,提供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助学公益样本”。
此次会议围绕“新形势下,浙江助学公益的机遇、发展和挑战”展开专题讨论。参会代表介绍了各自在助学公益领域开展的工作,从资金支持到课程赋能、心灵陪伴,覆盖了从儿童到大学阶段多种类型的助学项目。同时,大家也对项目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展开了探讨。
杭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完善保障资助制度、大数据识别精准资助、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搭建多元资助格局来保障助学育人工作。
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成立15年来,不断优化升级助学项目,从“助学”到“助教”再到关注困难孩子的梦想和心灵陪伴,把“授人以渔”理念贯彻到底。
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改“助学”为“奖学”,依托浙江大学的资源,注重提升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和中学生对接交流,鼓励孩子们看清未来的方向。
浙江省锦麟公益基金会围绕阅读主题,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孩子们可以通过行为公益累积公益值来置换资源,帮助有需要的人。
浙江省红石慈善基金会关注大学生公益创业创新项目的孵化,通过与高校合作举办专项赛事,引导学生的公益项目落地实践。
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开展了英烈子女培养工程、乡村教育振兴工程、融爱特殊儿童救助、援藏班、雏鹰高飞孤儿培养工程、贫困少年英才培养工程、一带一路国际英才工程、励志助学工程等8大助学项目,精准帮扶不同人群。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开展的“圆梦助学”项目,通过“困难补助+成长引领”来提升助学品质;“山凤凰关爱基金”项目通过“互联网+慈善信托+公募基金”的方式,为西部偏远山村在校女生提供奖助学金和技能培训,鼓励女孩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杭州市德信蓝助学基金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了“乡村青年励志成长讲堂”“德信班”“微心愿”等一系列公益项目,项目地点覆盖中西部地区和“浙江山区26县”。
万向三农集团从捐赠学校开始,不断推进助学项目拓展升级,发展出资助孤儿、特困生、残疾儿童和孤老的“四个一万工程”,设立“鲁冠球教育奖”奖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提升办学质量。
华茂集团的“华茂·彩虹计划”以美育、科学教育为特色,帮助困境留守儿童改善学习条件,支持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通过活动架起困境、留守儿童与城市孩子之间互学共享、同行成长的桥梁。
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在疫情之下,拓展了助学项目的维度。从资助特定的学龄段转向资助全年龄段;从“资助”转向“资助+赋能”;更注重项目的本地化开展。
都市快报发起的“阳光助学行动”已成为“媒体+企业社会责任”撬动社会力量的经典案例。项目开展22年来,已助力全国18个省(市)60000多名学子圆梦大学。“花儿计划·美育公益课堂”关注乡村儿童美育,用各具特色的课程和活动设计,带给乡村儿童认识世界的机会。
姜贤正在会议总结时说,浙江的助学工作已在全国领先,新形势赋予“助学”新的解释和含义,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决定了助学工作的广度和高度。助学专业委员会应该代表浙江民间力量助学的最高水准,就是要搭建平台,集合众力,解决问题,做对社会有影响的事情。助学也要有“示范”,希望通过调研、归纳总结,打造浙江助学的品牌、平台和模式,让全社会和更多的捐赠人了解助学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