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东耀会长在第十届“西湖论善”上的主旨报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全面打造“善行浙江” 慈善助力“两个先行”
来源: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 作者: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裘东耀 发布时间:2023-12-21

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全面打造“善行浙江” 慈善助力“两个先行”

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裘东耀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亚运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指导,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专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浙江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充满了对浙江的深情厚爱,体现了对浙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今天我们在标志着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良渚举行长三角慈善一体化论坛——第十届“西湖论善”,赓续文化薪火,绽放慈善光芒。自2014年起,作为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西湖论善”已连续举办九届,成为推进长三角慈善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抓手和一项重要活动。今天我们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打造‘善行浙江’,慈善助力‘两个先行’”为主题举办第十届西湖论善,这是高举旗帜、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的具体行动,也是全面打造“善行浙江”的具体举措。首先,我谨代表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省内外的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八八战略”全面、系统、开放的理论体系,涵盖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与时俱进融会集合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重要指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浙江贯彻落实的战略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是引领浙江走向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总纲领。

我将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学深悟透感恩奋进、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八八战略”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观;蕴含着把握优势、补齐短板的辩证观;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蕴含着立足实际远谋发展的政治观;蕴含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使命观。我们深刻感悟并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开拓浙江慈善新局面。

(一)坚持人民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八战略”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依靠人民与造福人民有机融合起来,是一个人民至上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慈善事业中,我们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补短板扬优势,紧紧抓住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慈善情暖万家。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的要求,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我们全省慈善系统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慈善年夜饭”“慈善团拜会”“新春爱心大礼包”等活动,为全省困难群众带去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做全网络建设。实施“慈善千万工程”,在乡镇(街道)建立慈善分会,在村(社区)建立慈善工作站,将慈善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最基层,截止2023年6月底,全省共建成乡镇(街道)慈善分会1506个(含教育、医院、企业行业分会),建成村(社区)慈善工作站16976个,建成率达68.68%。做稳行善桥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接供需要求,广泛汇聚社会资源,精准服务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引导商业向善,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和省属国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形成‘广泛汇集+精准服务’的高效帮扶模式。

(二)坚持制度导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021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浙江重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启动山海共富。发布《山海协作慈善宣言》,坚持全省一盘棋,先富帮后富,“一对一”或“多对一”形式结对帮扶山区26县慈善总会,围绕“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推进协作交流”“强化优势共享”“搭建精准平台”五个方面,引导慈善资金向山区26县倾斜,落地实施“山区夕阳红”“善居工程”“爱心食堂”等项目,配置“浙里善行慈善服务车”,帮助山区老年人群体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链接资源帮扶。探索建立对口帮扶项目对接平台,深化对口帮扶协作,发挥行业统筹优势,动员和带领会员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在项目开发、产业对接、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扶持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全省慈善会系统和会员单位向对口地区捐资捐物16.89亿元,落地实施900多个公益项目,直接受益人口超过500万人次。做大捐赠群体。每年开展以“慈善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省、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加,2021——2023年,全省慈善会系统通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22亿元;建立健全慈善激励表彰体系,做好“中华慈善奖”“浙江慈善奖”的推荐工作,提升企业、个人和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的荣誉感。

(三)坚持全局导向,打造开放创新省域一体化发展示范。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抓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以来,浙江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的交流与合作,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形成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八八战略”指引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整合山海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城乡融合互动、区域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一体均衡发展。浙江慈善立足全局,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从“上海倡议”到“西湖宣言”再到“钟山行动”,在安徽金寨革命老区落地联合帮扶项目,实现了长三角地区慈善资源的共享共融,加强了区域的创新合作,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均衡发展。创新帮扶模式。打造慈善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工程,给予生产扶持,开展“造血型”扶贫项目,探索提炼“乡村振兴,慈善先行”新模式,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收入差距,提升人民群众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获得感、满意度。提升文明素养。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的,拓展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领域,充分发挥慈善的感恩情怀和互助精神,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将慈心善举落到实处,培养村民文明行为的习惯,引导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

(四)坚持价值导向,努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跃上新台阶。

20年来,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从文化浙江到新时代文化高地,浙江的文化建设一路高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家书屋、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慈善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脱贫攻坚、兴办教育、救助孤老、扶残帮困、齐心抗疫等重大社会实践中,闪烁出中华民族集体主义思想的耀眼光芒,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文化传承创新。我们举办成立全国首个慈善文化研究院,以文化研究、书画联谊、文艺宣传为载体,与专业学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战略合作,每年针对不同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劲。同时还设立了五处慈善书画创作联谊基地,举办四次慈善书画大展,激发了书画艺术们参与慈善的热情,实现了慈善与艺术的融合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在传统捐款捐物模式上创新行善方式,通过奉献时间、技能或专业知识,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提升他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发挥浙商引领带头作用,呼吁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当好‘企业公民’,设立慈善基金,跨区域开展慈善项目,为高收入人群提供行善路劲,探索股权、产权捐赠、慈善信托等新型捐赠方式。引领向善风尚。深入开展中华慈善奖、省市县三级慈善奖、长三角慈善之星、浙江孝贤、省级示范慈善分会、示范慈善工作站等的评选,倡导通过发扬榜样精神、宣传慈善典型提高公民慈善意识,构建人人向善的和谐社会。开展“慈善六进”,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营造“人人知善,人人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真抓实干奋勇前进、努力打造“浙江样板”

(一)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

自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加首届浙江慈善大会以来,浙江都高规格举办每届慈善大会,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坚持参加,足以显示领导对慈善工作的重视程度。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稳步前行也离不开法规政策的保障,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2018年11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发布《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后出台的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2020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年印发《关于发挥慈善作用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的若干意见》,浙江11个地市也相应制定出台当地“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搭建起了慈善政策法规的“四梁八柱”体系。2022年,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还首次设立了浙江慈善事业引导资金,激励组织管理规范、信息公开及时、引领带动作用强、资金募集数量多的慈善组织,打造一系列慈善品牌项目。

(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网络进一步夯实。

慈善组织是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壮大慈善力量的重要内容,浙江的慈善组织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目前,全省登记认定慈善组织2008家,其中具有公募资质的慈善组织204家,慈善信托资金规模17.98亿元,注册志愿者人数1848.6万名,均处于全国前列。在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浙江建立了覆盖市县的101家以培育慈善组织、孵化慈善项目、对接慈善资源、弘扬慈善文化、培养慈善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慈善基地。我们省慈善联合总会也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建立覆盖到村(社区)的五级慈善网络体系,带动市县慈善会向枢纽型、资助型、行业型慈善组织发展。发挥浙商优势,在专业人才、项目运营、资金管理上与企业基金会优势互补,帮助成立基金会的企业规范开展各类慈善项目。回应特定困难群体的诉求,探索募用分离机制,开展公益慈善创投大赛,提高慈善创投项目执行的规范性和专业化,构建新型伙伴关系,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草根慈善组织发展,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发展机制。

(三)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救助治理进一步融合。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1+8+X”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还高标准打造“浙有众扶”金名片,将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与慈善救助相结合,探索关爱型、发展型救助。同时深化慈善数字化改革和集成智治,建设一体化、多元化、智慧化的“浙里有善”“浙里捐赠”数字平台,开发慈善领域六大应用场景,实现与大救助平台的互联互通,畅通慈善帮扶的供需两端,建立捐赠生态闭环、透明管理机制。在推动慈善救助与基层治理中,积极推进全生命周期社会服务便民利民,高水平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创新推动“社区共同体”建立,从而全面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

慈善事业发展离不开慈善文化的培育与传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倡导通过传播慈善文化,发扬慈善精神,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浙江大力推行“人人慈善”,中华“慈善奖”浙江代表屡屡上榜,“兰小草”“顺其自然”效应持续放大,浙江人民的精神气质焕然一新。通过榜样带头作用,鼓励和带动身边人把慈心善行落到日常,激发了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到慈善事业当中。还通过设立各种载体,充分调动捐赠人、慈善组织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发挥慈善道德教化作用,将慈善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增强公民的慈善意识。同时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深入开展常态化慈善活动,探索行走捐、阅读捐等新型捐赠应用场景,让人人做慈善成为新风尚。

三、持续推动走深走实、慈善助力“两个先行”

(一)提高站位展担当,勇担使命善作为。

慈善作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的重要实践和生动体现,心系广大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和弱势群体的疾苦安危,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谋福祉的一个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渠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党建引领。旗帜鲜明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政治性、人民性和公益性,践行党的宗旨,响应党的号召,当好党的助手,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借鉴其他国家在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等新型慈善模式方面的成功做法,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将传统慈善与现代慈善相结合,实现慈善运行机制创新。坚持依法兴善。将慈善法等法律法规作为规范慈善行为、推动慈善工作、评判是非标准的准绳,规范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现代慈善组织体系,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加强慈善活动全过程监管,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系统性思考、整体性推进,充分发挥慈善在分配制度中的补充、协同和衔接作用,强化第三次分配与再分配、初次分配的协调配套,规范与发展并重,统筹行业上下、组织内外,实现整体联动。

(二)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出实招。

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事业在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我国慈善事业的功能日益强化,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提升器、社会和谐的促进器、社会价值的凝聚器。一是解民生之困。不断探索破解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奔小康到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的转变。二是提改革之效。积极推动慈善与社会救助制度相衔接,创新“互联网+慈善”模式,优化行走捐、阅读捐等新型捐赠应用场景。三是扩受益之面。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动员引导慈善力量发挥方式灵活、类型多样、动员面广、可及性强、服务专业的优势,与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形成补充、巩固、提升效应,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爱社会的有机协同。四是筑基层之实。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慈善组织网络,加强慈善组织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五级慈善网络体系的优势,构建“五社联动”机制。

(三)统筹资源促发展,改革创新务实效。

为适应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要不断探索慈善事业创新发展的省域路径,进一步发挥省慈善联合总会10个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公信力和专业化能力。推动全民慈善。发扬“人人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持续开展以“慈善公益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统筹资源向山区26县倾斜,大力开展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长效的慈善帮扶活动。促进金融向善。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慈善多方合作的新模式,将金融服务于善的主体、善的领域、善的行为中,积极发挥国企优势,壮大慈善基金,支持慈善项目实施。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慈善募捐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推进慈善组织在项目设计和管理、线上线下募捐、活动推广等方面向更加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整合行业力量。进一步发挥枢纽型、联合性、行业性慈善组织作用,建立慈善行业协作长效机制,引导慈善资源向山区26县和对口帮扶地区倾斜,因地施策,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众可持续增收。

(四)弘扬文化育新风,汇聚力量赴新途。

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等价值追求紧密关联,在塑造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厚筑文化根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慈善理念,加强跨界融合,通过每年举办的“西湖论善”“之江公益沙龙”展示慈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榜样作用。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华慈善奖、省市县三级慈善奖、长三角慈善之星、浙江孝贤、示范慈善分会、示范慈善工作站等的评选,推动慈善表彰的覆盖面更宽、领域更广,进一步弘扬慈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培育新生力量。重视慈善专业人才水平的提升,在人才培养、新型慈善体系的基础理论、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实践案例、指数体系等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中加强与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的合作,增强公益慈善事业的从业吸引力和人才凝聚力。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基层慈善超市、爱心驿站等载体的服务功能,组织义工开展老百姓关注、喜爱的各种服务活动,打造优秀志愿品牌服务项目,把参加慈善活动纳入“时间银行”系统中,实现积分兑换,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激发社会大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价值感和荣誉感。


同志们、朋友们,“八八战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八八战略”的辉煌实践,打造了“中国道路”的“浙江样本”,彰显了“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作为浙江慈善人,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学深悟透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赋予慈善事业的新定位、新使命和新任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打造“善行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以更扎实的举措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