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一周年,9月5日也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弘扬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培育公众慈善意识,提高慈善事业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省慈善联合会牵头开展了“浙江省十大慈善热点事件”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范围是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以来发生在浙江公益慈善领域的重大事件。评选的标准是1.社会热点事件(公众认知度高,搜索热度高);2.对社会政策影响大;3.参与主体广泛;4.民间性(彰显民间活力);5.行业影响力大。
本次评选活动得到了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总共收到53个申报事件。通过初评初审,确定15个事件入围候选名单,同时针对没有入围的,省民政厅组织力量将这些感人的事迹编辑成慈善小故事通过浙江民政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外进行宣传。15个候选事件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综合网络投票10%和专家评审90%,推选出“浙江省十大慈善热点事件”。现向社会发布。
浙江省十大慈善热点事件
1、浙江各类慈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G20峰会服务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上,4021名志愿者“小青荷”作为G20杭州峰会的代名词精彩亮相,他们服务于3760个岗位,车站、景区等299个服务点,累计服务时数19.4万小时,服务嘉宾5万余人次,得到国内外媒体报道220余篇次,展现了“志愿精神、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的志愿者文化形象。还有成千上万的浙江各行各业志愿者们,在各个地区和岗位,为峰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积极有效的力量。
2、首批全省性慈善组织获得“慈善组织”身份,慈善组织法律属性得以明确
2016年12月5日,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浙江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宁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浙江千训爱心基金会5家被认定为“慈善组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以来,浙江省首批全省性慈善组织,其中前三家同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截至2017年8月25日,全省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中认定为慈善组织有91家,登记为慈善组织的20家,总计111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31家。
3.宁波“善园”举行开园仪式,成为宁波慈善地标和中心
2017年6月17日,宁波“善园”开园。截止2017年8月7日,“善园”先后收到百余家企业、近万人次捐赠的善款和物品。在实体基础上,由“善园”众筹发起设立的善园公益基金会,通过善园网共实施了621个救助项目,募集善款10087814元,项目涉及30个省(市、自治区),吸引、发动了69万余人次参与公益帮扶。“善园”作为一个政府推动、社会组织以众筹方式筹资建设的公益园区,发挥心灵家园、公益总部、爱心枢纽等平台价值,契合公益慈善的发展潮流,具有典型示范价值。
4、省委省政府举行“第五届浙江慈善奖”颁奖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受到表彰
“浙江慈善奖”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我省公益慈善领域最高奖,2006年8月设立,先后举办了四届。第五届“浙江慈善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后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开展的评选活动,共有120个在公益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和项目获奖。2016年12月28日,省委省政府举办了以“慈善之光”为主题的颁奖活动,表彰先进典型,分享慈善故事,传播慈善精神,激发慈善热情,对推动全省慈善事业发展,实现“两个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浙江互联网慈善发展迅猛,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募捐渠道
浙江是互联网先行区,互联网慈善成为浙江公益慈善事业中一股巨大的力量。民政部公布的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浙江的淘宝网和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入围。数据显示,201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以来,有3.2亿淘宝买家参与了超48.1亿次的公益行动,募集了2.44亿元的公益善款。蚂蚁金服公益平台连接着近80家公益组织,累计募捐约3.6亿元,超5000万人次参与捐赠。浙江各类慈善组织网络募捐纷纷登台,善园网、亲青筹、丛善桥以及温州“乐善365”、“慈爱湖州”等网络捐助平台支持多项公益计划,为公益项目发展筹款、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
6、第三届“西湖论善”成功举办,“西湖论善”成为浙江公益慈善领域交流互动平台
2016年10月28日,第三届“西湖论善”活动在杭州召开。分1个总论坛,3个分论坛,论题包括社会企业与慈善信托——社会“善”经济,慈善组织区域协同与合作——探索“慈善”共享价值,新型公益组织规范运作与现代化救灾发展。首届“西湖论善”2014年10月举办,旨在搭建覆盖浙江省、面向全国的浙江公益领域互动交流平台,将好的经验请进来,将优质案例推广出去,将其打造成有“浙江特色”的传播公益文化有效载体。
7、大灾大难面前,彰显民间慈善救援力量的英雄本色
2016年9月28日,丽水苏村突发山体滑坡,义乌民间紧急救援协会、公羊队等30多个社会组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2017年5月12日,“协同—2017”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实兵演练在绍兴举办,28个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以应对台风、洪涝、泥石流等灾害为背景,展示了直升机救援、潜水打捞、高楼救援等10个科目。2017年6月25日,兰溪遭受1955年以来的第二大洪水。浙江民安等20余支社会救援组织400多人星夜兼程赶赴兰溪,支援当地开展救灾工作。在各种大灾大难面前,社会救援组织彰显英雄本色,已成为政府力量的有效补充,逐步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向社会多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模式转变。
8、浙江十万“民间河长”善行义举参与“五水共治”
2017年7月,浙江河长制作为国内首个省级地方性法规正式出台。在全民治水行动中,十万“民间河长”最为靓丽。他们中既有“红领巾河长”、“河小二”等青年人,也有“池大爷”、“塘大妈”等老年人;既有“巾帼护河队”、“自强志愿者护河队”,更有企业河长、洋河长和乡贤河长。衢州的“骑行河长”、慈溪的“百米微河长”、天台的“十米河长”都显示了民间河长的智慧。浙江十万“民间河长”年龄跨度大、界别覆盖广、护水责任强、治水形式多,他们守护河塘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通过捐款出力护航“五水共治”,以治水善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困境和留守儿童成为关注的重点,公益慈善组织创新服务项目予以帮扶
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意见》,政府从政策制度层面上着力解决困境和留守儿童问题,各地公益慈善组织和社会力量通过新颖的项目创新参与其中,探索落实儿童保护政策。宁波市10家公益慈善组织共同组建的“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公益联盟”、省慈善总会的“关爱儿童之家”、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的“焕新乐园”和留守儿童大病保险、省阳光教育基金会的“梦想课堂”、都市快报的“长腿叔叔·留守儿童关爱计划”、青年时报的“圆梦留守儿童公益活动”等等,积极参与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服务。
10、“创新与融合”2016首届浙江助残公益峰会,开启“助残帮扶、创业创新”新篇章
2016年10月29日,“创新与融合”2016首届浙江助残公益峰会在杭州举行。以创业创新项目为主,为浙江社会企业,尤其残疾人的创业就业而专门进行的公益峰会,于浙江尚属首次。峰会上,“创新浙江”助残帮扶创业创新大赛顺利开展决赛路演。32个精品助残帮扶创业创新项目竞逐“十佳”,60余家风投机构、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单位参加,6家机构现场签约谋合作,展现了全社会助残帮扶的智慧、情怀和专业力量,以及我省312万残疾人为“双创”时代谱写的别样赞歌。峰会展示项目中多数已落地,近20个项目在争创省级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直接辐射带动残疾人就业1000余人。